2011-11-01

顧影自憐的風情萬種

就在那一晚,因為無法活得像你們一樣坦然,讓我想起了過去的焦慮。

小時候常常會憂鬱,自認故作的姿態是甚了些,然而最近亦是如此,便讓人膽寒了。

回到小時候吧,確切的季節我也不清楚,約莫是入冬的時間。那些憂鬱的處理不是寫詩抒憤或,找人談心,而是跑到房間,躲到被子裡,然後一藏就是兩三小時。

雖然叫作藏,但我還是會開著房間門,也會在床褥間留個小縫,一方面當作換氣的場所,另一方面有著觀察外面世界的功能,看看有誰會來。讓人知道自己躲在哪裏很重要,當下既然知道別人都知道你在哪裡,有沒有人來找你就是唯一的賭注了。

在被子裡頭我自怨自悲,自嘆不為人知,說所有強說愁年紀會說的話。我知道所有大人會如何解釋我的行為,認為那是我吸引注意力的方式,而我也承認這點,然而差別只在他們認為不來找我比較好,而我明確地知道,他們不來不會比較好。

其實我只是盼著有人會來找自己,在我覺得一切不會好轉時,告訴我一切都沒那麼糟,我想要知道他是相信我的,而我也因如此而能相信自己。

最終美好的幻象總有另類的結局,另類是對我而言,現實對一般人來說卻是常見。我成功了一半,至少有人來找我,但失敗的那一半卻破壞整個了計畫,結局是被我爸用打得打出棉被來,我的憂鬱被當作賴床的把戲,如今我才意識到好像全世界的人包括最親的人,都不會想讓對方的期待得逞,好像這樣就對彼此都不太好,然而我們又各自覺得自己的期待是那麼簡單又無傷大雅。

即使知道殘酷的現實長成甚麼樣子,我仍可笑地揪著這份期待。活到了現在,一再再被冰冷的相處打擊,在深淵裡,傷害了誰,然後迫於現實的堅強,直到最近我才確定了,這就是成長。

原來我的成長方式,不過就是扮演自閉症兒童,重複地被揭穿然後丟回人群裡的鬧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