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而妳卻說起永遠/妳相信永遠/愛不會改變/我們會永遠】
萬芳在現場介紹這首歌的概念時,說她希望許郁瑛的鋼琴能表現房子慢慢蓋起,接著崩塌,又再蓋再崩的效果,當時我有意識卻沒意會到她真正的想法,即使歌詞很直接地寫著:「像那老房子 已經改建」,仍私以為是獻給不信永恆的愛情速食客(在我心裡,她從來不是一個針砭現實的藝術家)。表演結束後幾天,這首歌的音樂故事上載了,當萬芳對著外國鼓手提到「都更」兩個字時,我是驚喜的。
前幾天臉書上轉貼著蘋果日報的一篇「人間異語:工人孩子上台大 知道家的可貴」,內容便是投身文林苑抗議現場的大學生,最後一段「反對我們的都說我們跟王家貪婪,我承認我貪婪,我貪圖一個用錢買不到的家園,一個親密與寧靜的城市。而都更毀了這一切。」寫地辛酸赤裸。最近的衝突又浮了出來,受害者彼此對立,受益者藏身幕後,國家也只會說一句要做、想做、正在做,聲援者仍舊在喊、在悶、在等待。
獨立樂團「那我懂你意思了」發揮他們憤世嫉俗的本能,作了一首"遺忘不是我們的專長"為此發聲,新的EP小書"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"更直截了當地把怪手圖樣印在封面上,受挫的聲嗓和受難的圖像,力道之沉,不痛不快。
而萬芳則一直用她自己的方法,溫柔地告訴你不要緊張,陳建騏老師在臉書近況寫下最為貼切:「從聽著唱片裡的萬芳到看著劇場裡的萬芳, 她走著自己的路, 堅定不悔. 誰說一定要血流成河才能改變世界? 萬芳沒有氾濫的正義感, 我感到同理心的溫暖. 如同愛一樣的.」聽她的近作,令我感動,也令我驕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